■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一個(ge) 政黨(dang) 對自身價(jia) 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隻有對自己的道路、理論、製度、文化有堅如磐石的自信,才能獲得堅守的從(cong) 容、鼓起奮發的勇氣、煥發創造的活力。“四個(ge) 自信”,說到底,就是要對我們(men) 正在從(cong) 事的偉(wei) 大事業(ye) ,始終抱有堅定的信念、真誠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心。
■我們(men) 深信,隻要始終堅定“四個(ge) 自信”,畫好中華民族同心圓,就一定能創造更加非凡的“中國奇跡”,讓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更加彰顯;就一定能書(shu) 寫(xie) 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新的勝利,讓中國道路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
■正是因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men) 黨(dang) 才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正是因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始終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我們(men) 黨(dang) 才始終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
■一個(ge) 國家走什麽(me) 道路、選擇什麽(me) 樣的治理體(ti) 係,都是由這個(ge) 國家的曆史傳(chuan) 承、文化傳(chuan) 統、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決(jue) 定的,是漸進改進、內(nei) 生演化的結果。離開給定的先決(jue) 條件,異想天開地尋找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一廂情願地尋找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就會(hui) 走進曆史的死胡同。
■我們(men) 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yi) 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為(wei) 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yi) 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ti) 實際相結合,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一當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最核心的使命,發表了一係列重要講話,鮮明提出“四個(ge) 自信”的重要思想。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這一重要思想,對於(yu) 我們(men) 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勝利,具有極為(wei) 重要的意義(yi) 。
一、從(cong) “四個(ge) 自信”汲取前行的力量
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一個(ge) 政黨(dang) 對自身價(jia) 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生命力的堅定信念。隻有對自己的道路、理論、製度、文化有堅如磐石的自信,才能獲得堅守的從(cong) 容、鼓起奮發的勇氣、煥發創造的活力。“四個(ge) 自信”,說到底,就是要對我們(men) 正在從(cong) 事的偉(wei) 大事業(ye) ,始終抱有堅定的信念、真誠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黨(dang) 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實踐的根本總結,凝結著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這個(ge)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根本的夢想,也體(ti) 現著近代以來人類對社會(hui) 主義(yi) 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新的長征路上,我們(men) 要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始終高舉(j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不斷從(cong) “四個(ge) 自信”汲取前行的力量。
苦難輝煌鑄就自信。在5000多年的曆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明,曾經長時期走在世界前列,對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放眼世界,那時的中國人是無比自信的。然而,在進入17世紀、18世紀後,隨著西方資本主義(yi) 的崛起,世界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西方列強侵略下,從(cong) 1840年開始的中國近代曆史,成為(wei) 中華民族最動蕩、最屈辱的曆史時期,成為(wei) 中國人民最悲慘、最痛苦的曆史時期。“想起這一段曆史,我們(men) 的心中都有刻骨銘心的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句話,道出了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苦難。然而,這種屈辱、苦難,又成為(wei) 中國人民同命運抗爭(zheng) 的強大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由此成為(wei)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wei) 大的夢想。真正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帶上實現民族複興(xing) 人間正道的,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思想武器的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人民成為(wei) 國家、社會(hui) 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實現了中國向人民民主製度的偉(wei) 大跨越,標誌著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第一階段曆史任務的實現。一句“中國人從(cong) 此站立起來了”,成為(wei) 喚起中華民族自信心的時代強音。但是,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ye) 。我們(men) 在社會(hui) 主義(yi) 探索中取得了寶貴經驗,也經曆了嚴(yan) 重曲折,特別是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那樣全局性、長時間的嚴(yan) 重錯誤。革命時期取得的自信,又變得不那麽(me) 自信了。在這曆史的關(guan) 鍵時刻,一句“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改革開放以來,我們(men) 總結曆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yu) 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條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偉(wei) 大成就。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們(men) 從(cong) 沒有像今天這樣離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如此之近,也從(cong) 沒有像今天這樣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自信激揚前行偉(wei) 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從(cong)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全局出發,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文化自信”,為(wei)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在新的長征路上,我們(men) 要始終堅信,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人間正道,隻有這條道路而沒有別的道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實現人民幸福;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是指導黨(dang) 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正確理論,是立於(yu) 時代前沿、與(yu) 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是我們(men) 戰勝一切風險和挑戰的精神支柱;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製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製度優(you) 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製度,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具有鮮明的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是中國人民勝利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是我們(men) 堅定“四個(ge) 自信”的最大底氣。
畫好中華民族同心圓。不久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香港時曾引用一首流行歌詞說:“自信好要緊,應該放開胸襟,願望定會(hui) 一切都變真”。這句形象通俗的話,道出了堅定“四個(ge) 自信”,對於(yu) 我們(men)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事業(ye) 的重要意義(yi) 。當前,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決(jue) 勝號角已經吹響,中華民族正行進在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征途上。改革進入深水區,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各種矛盾疊加,風險隱患集聚,前進道路上有各種各樣的“攔路虎”“絆腳石”。同時,我們(men) 黨(dang) 作為(wei) 一個(ge) 有8900多萬(wan) 名黨(dang) 員、450多萬(wan) 個(ge) 黨(dang) 組織的黨(dang) ,麵臨(lin) 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是長期的、複雜的、嚴(yan) 峻的。如何把13億(yi) 多人口、56個(ge) 民族像石榴籽那樣緊緊凝聚起來,樹立起勇於(yu) 進行實踐探索、有效應對風險挑戰的堅定信心?如何不斷增強黨(dang) 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在新的“趕考”中交出優(you) 異答卷?一個(ge) 重要法寶,就是不斷增強“四個(ge) 自信”,以無比強大的自信之力引領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匯聚中國力量,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我們(men) 深信,隻要始終堅定“四個(ge) 自信”,畫好中華民族同心圓,就一定能創造更加非凡的“中國奇跡”,讓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更加彰顯;就一定能書(shu) 寫(xie) 更加精彩的“中國故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不斷從(cong) 勝利走向新的勝利,讓中國道路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自信滿懷的宣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wei) 人類對更好社會(hui) 製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為(wei) 人類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我們(men) 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根植於(yu) 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願、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進的旗幟、勝利的旗幟,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加快推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由之路。我們(men) 對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自信,有著無比充分的理由、無比充足的底氣。
我們(men) 的自信從(cong) 實踐中來。實踐是最好的教材,比較是最好的老師。改革開放近40年,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實踐,使中國這個(ge) 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短短30多年裏擺脫貧困並躍升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成為(wei) 世界上最大貨物貿易國、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國,在幾十年“曆史瞬間”走過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道路,創造了人類社會(hui) 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發展奇跡,徹底擺脫了被開除球籍的危險。同改旗易幟而導致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消亡的一些原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相比,同深陷金融危機、債(zhai) 務危機而難以自拔的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同陷入發展陷阱和動亂(luan) 危機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這些年來中國堅持走自己的路,非但沒有崩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反而充滿勃勃生機,“風景這邊獨好”。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的:“當今世界,要說哪個(ge) 政黨(dang) 、哪個(ge) 國家、哪個(ge) 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事實再清楚不過地表明:隻有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曆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
我們(men) 的自信從(cong) 人民中來。黨(dang) 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wei) 依靠了人民;黨(dang) 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支持,也正是因為(wei) 造福了人民。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的選擇、人民的創造,是人民的幸福之源。回望來路,正是因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xing) 不高興(xing) 、答應不答應作為(wei) 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我們(men) 黨(dang) 才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正是因為(wei) 我們(men) 黨(dang) 始終順應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我們(men) 黨(dang) 才始終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是我們(men) 自信的源泉,是我們(men) 自信的底氣。
我們(men) 的自信從(cong) 真理中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hui) 發展曆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我們(men) 黨(dang) 始終強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既堅持了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就是說,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社會(hui) 主義(yi) ,不是別的什麽(me) 主義(yi)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就是建立在對客觀實際的準確認識上,建立在對曆史規律的積極順應上,建立在對基本國情的深刻把握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認識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衛真理,是堅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事實已經雄辯證明,馬克思、恩格斯關(guan) 於(yu) 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guan) 於(yu) 資本主義(yi) 必然滅亡、社會(hui) 主義(yi) 必然勝利的曆史唯物主義(yi) 觀點也沒有過時。冷戰結束以來,一些國家在西方所謂“普世價(jia) 值”的鼓搗下,深陷四分五裂、戰火紛飛的泥潭。特別是蘇聯解體(ti) 、東(dong) 歐劇變以後,唱衰中國的輿論在國際上不絕於(yu) 耳,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從(cong) 來就沒有中斷過,為(wei) 什麽(me) 中國反而能夠快速發展起來,綜合國力與(yu) 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個(ge)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wei) 我們(men) 堅信我們(men) 追求的是真理、遵循的是規律:我們(men) 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就是堅持走人類曆史發展的必然之路;我們(men)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就是堅持走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必由之路。
我們(men) 的自信從(cong) 曆史底蘊中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cong) 哪裏來的,要到哪裏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曆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ge) 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ge) 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曆史文化的民族,不僅(jin) 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曆史悲劇。為(wei) 什麽(me) 國內(nei) 外敵對勢力往往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曆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醜(chou) 化、汙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luan) 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蘇聯為(wei) 什麽(me) 解體(ti) ?蘇共為(wei) 什麽(me) 垮台?一個(ge) 重要原因,就是全麵否定蘇聯曆史、蘇共曆史,搞曆史虛無主義(yi) 。一個(ge) 國家走什麽(me) 道路、選擇什麽(me) 樣的治理體(ti) 係,都是由這個(ge) 國家的曆史傳(chuan) 承、文化傳(chuan) 統、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決(jue) 定的,是漸進改進、內(nei) 生演化的結果。離開給定的先決(jue) 條件,異想天開地尋找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一廂情願地尋找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發展模式,就會(hui) 走進曆史的死胡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wei) 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曆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chuan) 承中走出來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這番論述,揭示出一個(ge) 至為(wei) 深刻的道理:獨特的文化傳(chuan) 統,獨特的曆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men) 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
三、在前進征程上不斷增強“四個(ge) 自信”
曆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當前,我們(men) 正處在實現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並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邁進的關(guan) 鍵節點,麵臨(lin) 的矛盾問題和風險挑戰很多,必須不斷增強“四個(ge) 自信”,隨時準備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
夯實物質之“基”。我們(men) 講堅定“四個(ge) 自信”,要有堅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撐這種精神和信仰的強大物質力量。靠什麽(me) 來獲得這種強大物質力量?曆史已經證明,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抉擇,是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走好新的長征路,必須堅定不移高舉(ju) 改革開放旗幟,勇於(yu) 全麵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hui) 生產(chan) 力、解放和增強社會(hui) 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我們(men) 要以勇於(yu) 自我革命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敢於(yu) 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於(yu) 觸及深層次利益關(guan) 係和矛盾,堅決(jue) 衝(chong) 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jue) 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jue) 清除妨礙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發展的體(ti) 製機製障礙。我們(men) 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wei) 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勇於(yu) 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製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創新,讓製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補足精神之“鈣”。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jue) 定事業(ye) 成敗。理想信念就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精神上的“鈣”,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經受血與(yu) 火的考驗,抵禦名與(yu) 利的誘惑,矢誌不渝地朝著目標前進。堅定的理想信念,必須建立在對馬克思主義(yi) 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對曆史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現實中,一些人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動搖,根本的就是曆史唯物主義(yi) 觀點不牢固,就是馬克思主義(yi) 立場不堅定。事實一再告訴我們(men) ,不熟悉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就不可能真正了解和掌握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就會(hui) 迷失方向,變成功利主義(yi) 、實用主義(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強調領導幹部要把馬克思主義(yi) 理論作為(wei) 必修課,把學習(xi) 和掌握馬克思主義(yi) 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看家本領,真正念好馬克思主義(yi) 這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真經”。我們(men) 要深入學習(xi) 馬克思列寧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特別是要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讓真理武裝我們(men) 的頭腦,讓真理指引我們(men) 的理想,讓真理堅定我們(men) 的信仰。我們(men) 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yi) 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men) 正在做的事情為(wei) 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yi) 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ti) 實際相結合,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yi) 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鑄牢民族之“魂”。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來源和豐(feng) 厚滋養(yang) ,也是我們(men) 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命脈,是涵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要源泉,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植根的文化沃土。隻有堅持從(cong) 曆史走向未來,從(cong) 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men) 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ye) 。要認真汲取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yi) 為(wei)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wei) 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yi) 、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jia) 值。特別是要推動中華文明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wei) 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hui) 當水擊三千裏。”站立在960萬(wan) 平方公裏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yang) 分,擁有13億(yi) 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men) 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曆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ge) 信心,每一個(ge) 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ge) 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