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7日

 

“餐飲浪費現象,觸目驚心、令人痛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近日對製止餐飲浪費行為(wei) 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加強立法,強化監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長效機製,堅決(jue) 製止餐飲浪費行為(wei) ,強調要進一步加強宣傳(chuan) 教育,切實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在全社會(hui) 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wei) 榮的氛圍。

“靜以修身,儉(jian) 以養(yang) 德。”在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並不僅(jin) 僅(jin) 是日常生活的行為(wei) 習(xi) 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社會(hui) 生產(chan) 力不斷發展、物質日益豐(feng) 富、人民群眾(zhong) 收入普遍提高。經濟發展了,收入提高了,但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的“傳(chuan) 家寶”不能丟(diu)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堅決(jue) 清理整頓“舌尖上的浪費”“酒桌上的應酬”等幹部群眾(zhong) 深惡痛絕的突出問題,到製定《黨(dang) 政機關(guan)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從(cong) 啟動節儉(jian) 養(yang) 德全民節約行動、養(yang) 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到發起“光盤行動”,培育餐桌新風,黨(dang) 和政府一直在倡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與(yu) 此同時,必須清醒看到,在現實生活中,浪費行為(wei) 仍然存在。在酒店飯館,食客已散、佳肴未動的現象仍不少見;在各類宴請中,“要麵子”總是強過“飽肚子”,大量食物被扔進了垃圾桶;在剛剛興(xing) 起的直播行當,“吃播”“大胃王”等另類直播吸引了大量擁躉,吃得越多、越稀奇越能吸引觀眾(zhong) 的目光。這些浪費現象,明顯與(yu) 我們(men) 所倡導的節儉(jian) 風氣大相徑庭。

造成浪費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有的是沒有節約意識;有的是盲目攀比、講究排場;更有甚者,存在“我花了錢,浪費也是我樂(le) 意”的錯誤思想。古人常說:“由儉(jian) 入奢易,由奢入儉(jian) 難。”如果任由過度消費成為(wei) 生活習(xi) 慣,攀比鋪張的不良之風就會(hui) 在全社會(hui) 逐漸蔓延,必然會(hui) 影響社會(hui) 的發展進步。

浪費可恥、節約為(wei) 榮應當成為(wei) 全社會(hui) 所追求的價(jia) 值觀。不論我們(men) 國家發展到什麽(me) 水平、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麽(me) 地步,艱苦奮鬥、勤儉(jian) 節約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永遠都不能丟(diu) ,要堅決(jue) 製止餐飲浪費行為(wei) ,切實培養(yang) 節約習(xi) 慣。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製止餐飲浪費的長效機製,淨化奢侈浪費、炫富競奢的思想土壤,讓勤儉(jian) 節約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一鍵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