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甘肅視察時指出,要在加強生態保護修複、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等方麵下功夫,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築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甘肅工程谘詢集團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曆史使命感,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重大政治責任和重要戰略使命,全麵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城市更新等國家戰略,堅持綠色發展,更新設計理念,以實際行動守護美麗(li) 隴原山青、水綠、天藍,在深入推進美麗(li) 甘肅建設中提供技術支撐。
建設生態城市和美鄉(xiang) 村。秉承和諧、生態、宜居、本土的設計理念,積極投身城市綠地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設計的蘭(lan) 州蘭(lan) 山生態公園、甘穀大像山公園、舟曲災後恢複重建峰迭新區公共區域綠化工程等具有代表性的景觀項目,充分融合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美學,成為(wei) 城市綠肺和休閑聖地。完成古浪縣綠洲生態移民小城鎮項目、武威市祁連山山水林田湖生態修複工程民勤縣生態宜居搬遷項目、武威市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金山鎮集中示範安置項目等移民搬遷生態宜居項目,以及榆中縣河灣村、天祝縣金強驛村、永登縣華山村等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居環境提升項目。按照“可生長住宅”理念,打造符合傳(chuan) 統的鄰裏單元居住聚落空間。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實踐。瞄準行業(ye) 前沿技術,推動生態環保技術不斷革新。水利工程領域,形成了流域水資源綜合利用及生態治理、河流綜合治理、河道防洪綜合治理等為(wei) 代表的生態治理技術,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項目開創了全國內(nei) 陸河流域綜合治理全新理念和模式。建築市政領域,綠色節能建築、生態景觀、生態幕牆等技術行業(ye) 領先,榆中生態創新城科創中心項目在全球綠色建築領域引起廣泛關(guan) 注,榮獲綠色建築界的“奧斯卡獎”——“LEED V4 BD+C鉑金級預認證”,成為(wei) 全省首個(ge) 獲得該級別認證的項目;承擔了《甘肅省新建建築全麵實行四步節能目標的行業(ye) 及社會(hui) 影響研究》《綠色建材評價(jia) 體(ti) 係研究》等20餘(yu) 項科研項目;編寫(xie) 了《有色金屬工業(ye) 建築工程綠色施工評價(jia) 標準》《綠色建築評價(jia) 標準》等10餘(yu) 項行業(ye) 和地方標準。新材料領域,研發的超細粉磨具備強度高、降能耗等優(you) 勢,廣泛應用於(yu) 高性能混凝土和特種混凝土製備;“水泥窯大溫差交叉料流預熱預分解係統工藝技術”入選《國家工業(ye) 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石膏礦化劑技術充分利用電廠脫硫石膏等工業(ye) 固廢,實現廢舊資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大宗資源化利用煤矸石開發高活性生態低碳膠凝材料攻關(guan) 研究”項目,取得了煤矸石自平衡熱活化懸浮脫碳和超細粉磨關(guan) 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大力培育發展綠色產(chan) 業(ye) 。持續推動資源整合和業(ye) 務集成,前瞻性布局未來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立足甘肅優(you) 質的太陽能、風能資源稟賦,厚植新能源技術優(you) 勢,完成了省內(nei) 新能源項目儲(chu) 能配置規模研究、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發展研究等多項重量級行業(ye) 政策技術研究。係統掌握陸上風電場群設計技術,高海拔山地、高地震設防烈度、強濕陷性黃土高原、極端災害性天氣風電場設計技術,地麵集中式光伏、山地光伏、分布式光伏電站設計技術,參與(yu) 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wei) 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設計在建和並網項目裝機容量超過2800萬(wan) 千瓦。建成3.7萬(wan) 平方米的西北最大工程檢測研發基地,為(wei) 建築、市政、水利、人防、環境、公路、鐵路、電力、工業(ye) 及有色金屬等工程項目提供全過程檢測檢驗鑒定服務。創設的西部生態環境工程公司,業(ye) 務拓展至生態環保全領域全鏈條,已經成為(wei) 我省生態環保技術領域的一支主力軍(jun) 。
(責任編輯:朱珂寧、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