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工程谘詢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明:謀劃推動重大項目建設 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甘肅工程谘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年09月20日

甘肅工程谘詢集團是我省唯一涵蓋水利水電、建築市政、生態環保、公路交通、新能源等領域的綜合型工程技術產(chan) 業(ye) 集團。集團立足“技術智庫”核心功能定位,充分發揮規劃谘詢、勘察設計、監理檢測等優(you) 勢技術,謀劃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服務保障全省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

規劃引領 服務全省重大項目布局

圍繞水資源保障、國土空間規劃、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等重點領域,充分發揮全省唯一工程谘詢綜合甲級資信優(you) 勢,加強係統研究和超前謀劃,推動重大項目立項建設,在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中擔好智庫之責。

助力增強全省水安全保障能力。主動扛牢為(wei) 全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水資源和水安全保障的重大使命,圍繞全省水利建設,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ti) 性推進。科學構建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完成全省各個(ge) 時期水利發展規劃、重點流(區)域水資源綜合規劃、生態環境治理規劃、重大引(提)調水工程建設規劃、重要城市防洪規劃、流域水能規劃等編製任務,繪製全省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科學“藍圖”。編製的《甘肅省水安全保障規劃》《甘肅水利“四抓一打通”實施方案》,構建起全省“四橫一縱、九河連通、多源互濟、統籌調配”的水資源配置格局;編製的《甘肅省水網建設規劃》係統謀劃了我省水網的“綱、目、結”體(ti) 係,為(wei) 全省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了堅實技術支撐和決(jue) 策依據。

助力優(you) 化國土空間布局。圍繞促進城鄉(xiang) 融合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的總體(ti) 要求,為(wei) 構建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ti) 係和優(you) 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提供技術保障和規劃服務。成立國土空間規劃編製研究中心、城鄉(xiang) 建設與(yu) 遺產(chan) 保護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承擔省級專(zhuan) 項規劃和11個(ge) 市州、30多個(ge) 縣區國土空間總體(ti) 規劃編製任務,推動形成主體(ti) 功能明確、優(you) 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治理模式,助力構建全省“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編製的《甘肅省城鎮體(ti) 係規劃(2013—2030年)》探索出全省新型城鎮化的主要路徑,為(wei) 城鄉(xiang) 統籌發展提出了前瞻性建議;《甘肅省村莊規劃編製導則》成為(wei) 指導我省“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製的行業(ye) 規範標準;《榆中縣小康營鄉(xiang) 浪街村村莊規劃(2020—2035)》《臨(lin) 夏州和政縣城關(guan) 鎮後寨子村村莊規劃(2020—2035)》被評為(wei) 全省第一批優(you) 秀村莊規劃案例。

助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以工程技術創新賦能城市重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務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形象。在建築設計中引入碳匯係統和太陽能係統,綠色節能技術、超高層住宅建築消防技術榮獲多項發明專(zhuan) 利和實用新型專(zhuan) 利,超高層、大跨度、大空間等超限建築設計技術業(ye) 內(nei) 領先。設計的蘭(lan) 州眾(zhong) 邦國貿中心、盛達金融廣場成為(wei) 城市區域地標,在提升城市形象、助推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蘭(lan) 州飯店、甘肅科技館、甘肅省體(ti) 育館、嘉峪關(guan) 氣象塔、敦煌機場大樓等為(wei) 代表的設計項目,充分結合地域文化元素和現代設計理念,提升了城市文化內(nei) 涵和影響力。

設計先行 支撐民生領域項目建設

緊緊圍繞水利、教育、醫療、城市更新、安居工程、市政供熱、城市治理等涉及民生的重大項目建設,發揮勘察、規劃、設計技術支撐作用,在保障民生項目建設中彰顯國企擔當。

支撐保障重大水利工程。積累形成了以高揚程大流量提灌、大型跨流域調水、長距離穿越沙漠調水、大型灌區及移民綜合開發等優(you) 勢勘察設計技術,且多項技術處於(yu) 行業(ye) 領先水平。景電工程以提水流量大、總揚程最高被譽為(wei) “中華之最”,形成橫跨甘、蒙兩(liang) 省區100餘(yu) 萬(wan) 畝(mu) 新灌區,安置7個(ge) 縣(旗)50餘(yu) 萬(wan) 群眾(zhong) ,曆史性解決(jue) 了沿黃群眾(zhong) “守著黃河沒水吃”的困局。引大入秦工程是國內(nei) 首批引進全斷麵岩石隧洞掘進機設備技術(TBM)的一項大型水利工程,被稱為(wei) 我國規模最大的“人工地下長河”,解決(jue) 了秦王川及周邊城鎮200多萬(wan) 人的用水問題,也為(wei) 蘭(lan) 州新區的戰略布局奠定了水源基礎。引洮工程是我省投資規模最大、引水渠線最長、覆蓋地區最廣、受益群眾(zhong) 最多的大型跨流域調水工程,是我省中部地區不可或缺的“民生工程”和“生命線工程”。景電二期延伸向民勤調水工程是我國水利建設史上首次跨流域長距離穿越沙漠的調水工程,連通了黃河、內(nei) 陸河水係,有效阻隔了巴丹吉林和騰格裏兩(liang) 大沙漠匯合及南侵,實現了“確保民勤不成為(wei) 第二個(ge) 羅布泊”的發展目標。疏勒河項目妥善安置移民7.5萬(wan) 人,為(wei) 157萬(wan) 畝(mu) 農(nong) 田及林草灌溉提供了用水保障。參與(yu) 設計水電站90餘(yu) 座,總裝機容量200萬(wan) 千瓦以上,總年發電量90億(yi) 度以上。以九甸峽、龍首二級(西流水)、納子峽為(wei) 代表的應用高混凝土麵板堆石壩(堆砂礫石壩)作為(wei) 擋水建築物的混合式水電站,展現了在高壩建設領域的卓越技藝,九甸峽麵板堆石壩獲得國際裏程碑工程獎。

護航重大民生項目建設。在推進全省新型城鎮化、城市更新、海綿城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保障性住房、鄉(xiang) 鎮經營性自建房及農(nong) 村危房鑒定中擔當技術主力。牽頭實施蘭(lan) 州、天水等多地老舊小區的維修改造總承包項目;采用行業(ye) 領先的坑式靜壓樁加固和頂升法糾偏技術對蘭(lan) 州市甘南花園小區住宅樓進行糾偏加固改造;承擔慶陽、平涼、天水等多個(ge) 海綿城市建設項目設計任務,積累了較為(wei) 豐(feng) 富的海綿城市建設經驗。加強醫療、教育領域建築設計技術研究,發揮市政供熱技術優(you) 勢,助力保障改善民生。設計建成蘭(lan) 州市十一中、北京實驗二小蘭(lan) 州分校、嘉峪關(guan) 一中、蘭(lan) 州新區甘南實驗中學,有力助推地方教育基礎設施高標準建設;設計完成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甘肅醫院、甘肅省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公共衛生中心、蘭(lan) 州大學第二醫院、蘭(lan) 州市城關(guan) 區人民醫院改擴建、武威重離子醫院、定西市婦女兒(er) 童醫院等一批醫療及公共衛生項目,以優(you) 質勘察設計技術護航健康甘肅建設;以蘭(lan) 州二熱供熱管網工程、張掖市熱電聯產(chan) 集中供熱工程等為(wei) 代表的供熱工程項目,以平川區城區供水改造及智慧化提升工程、安定區新城區排水防澇設施建設項目為(wei) 代表的市政給排水工程,成為(wei) 有效貫徹新階段城市治理理念的生動實踐。當好工程質量“衛士”,承擔蘭(lan) 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蘭(lan) 州奧體(ti) 中心、甘肅大劇院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的監理任務,參與(yu) 我省所有已建高速公路和絕大部分國省道幹線工程監理。

技術領跑 助力美麗(li) 甘肅建設

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wei) 重要內(nei) 容,全麵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城市更新等國家戰略,堅持綠色發展,更新設計理念,以實際行動守護美麗(li) 隴原山青、水綠、天藍,為(wei) 深入推進美麗(li) 甘肅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建設生態城市和美鄉(xiang) 村。秉承和諧、生態、宜居、本土的設計理念,積極投身城市綠地和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設計的蘭(lan) 州蘭(lan) 山生態公園、甘穀大像山公園、舟曲災後恢複重建峰迭新區公共區域綠化工程等具有代表性的景觀項目,充分融合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美學,成為(wei) 城市“綠肺”和休閑好去處。完成古浪縣綠洲生態移民小城鎮、武威市祁連山山水林田湖生態修複工程民勤縣生態宜居搬遷、武威市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金山鎮集中示範安置等移民搬遷生態宜居項目,以及榆中縣河灣村、天祝縣金強驛村、永登縣華山村等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居環境提升項目。按照“可生長住宅”理念,打造符合傳(chuan) 統的鄰裏單元居住聚落空間。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實踐。瞄準行業(ye) 前沿技術,推動生態環保技術不斷革新。在水利工程領域,形成以流域水資源綜合利用及生態治理、河流綜合治理、河道防洪綜合治理等為(wei) 代表的生態治理技術,石羊河流域重點治理項目開創了全國內(nei) 陸河流域綜合治理全新理念和模式。在建築市政領域,綠色節能建築、生態景觀、生態幕牆等技術處於(yu) 行業(ye) 領先,榆中生態創新城科創中心項目在全球綠色建築領域引起廣泛關(guan) 注,榮獲綠色建築界的“奧斯卡獎”——“LEED V4 BD+C鉑金級預認證”,成為(wei) 全省首個(ge) 獲得該級別認證的項目;承擔《甘肅省新建建築全麵實行四步節能目標的行業(ye) 及社會(hui) 影響研究》《綠色建材評價(jia) 體(ti) 係研究》等20餘(yu) 項科研項目;編寫(xie) 《有色金屬工業(ye) 建築工程綠色施工評價(jia) 標準》《綠色建築評價(jia) 標準》等10餘(yu) 項行業(ye) 和地方標準。在新材料領域,研發的超細粉磨具備強度高、降能耗等優(you) 勢,廣泛應用於(yu) 高性能混凝土和特種混凝土製備;“水泥窯大溫差交叉料流預熱預分解係統工藝技術”入選《國家工業(ye) 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石膏礦化劑技術充分利用電廠脫硫石膏等工業(ye) 固廢,實現廢舊資源的高附加值利用;“大宗資源化利用煤矸石開發高活性生態低碳膠凝材料攻關(guan) 研究”項目取得煤矸石自平衡熱活化懸浮脫碳和超細粉磨關(guan) 鍵技術的重大突破。

大力培育發展綠色產(chan) 業(ye) 。持續推動資源整合和業(ye) 務集成,前瞻性布局未來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立足我省優(you) 質的太陽能、風能資源稟賦,厚植新能源技術優(you) 勢,完成省內(nei) 新能源項目儲(chu) 能配置規模研究、新能源產(chan) 業(ye) 鏈發展研究等多項重量級行業(ye) 政策技術研究。係統掌握陸上風電場群設計技術和高海拔山地、高地震設防烈度、強濕陷性黃土高原、極端災害性天氣風電場設計技術,以及地麵集中式光伏、山地光伏、分布式光伏電站設計技術,參與(yu) 了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wei) 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設計在建和並網項目裝機容量超過2800萬(wan) 千瓦。建成3.7萬(wan) 平方米的西北最大工程檢測研發基地,為(wei) 建築、市政、水利、人防、環境、公路、鐵路、電力、工業(ye) 及有色金屬等工程項目提供全過程檢測檢驗鑒定服務。創立的西部生態環境工程公司,業(ye) 務拓展至生態環保全領域全鏈條,已經成為(wei) 我省生態環保技術領域的一支主力軍(jun) 。

今後,甘肅工程谘詢集團將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以高質量規劃、高品質設計、高效能服務,在奮力譜寫(xie) 中國式現代化甘肅篇章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鍵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