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對全麵依法治國的領導習近平
來源:甘肅工程谘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18日

 圖片8.jp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hui) 第四次全體(ti) 會(hui) 議,於(yu) 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舉(ju) 行。中央委員會(hui) 總書(shu) 記習(xi) 近平作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蘭(lan) 紅光/攝

 圖片9.jpg

 2016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市西城區中南海選區懷仁堂投票站參加區人大代表選舉(ju) 投票。 新華社記者 蘭(lan) 紅光/攝

 圖片10.jpg

 2019年2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北京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zhong) ,考察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籌辦工作。這是1日上午,習(xi) 近平在北京市公安局,同公安英模和幹警代表一一握手,向全國廣大公安幹警致以新春祝福。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黨(dang) 中央決(jue) 定組建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這是我們(men) 黨(dang) 曆史上第一次設立這樣的機構,目的是加強黨(dang) 對全麵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推進全麵依法治國工作。

 一、充分認識成立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的重大意義(y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是很看重依法治國的,講得也比較多。當前,我國正處於(yu) 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強黨(dang) 對全麵依法治國的領導。黨(dang) 中央決(jue) 定成立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主要有以下幾方麵的考慮。

 第一,這是貫徹落實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dang) 對全麵依法治國集中統一領導的需要。黨(dang) 的十八屆四中全會(hui) 製定了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的頂層設計、路線圖、施工圖。黨(dang) 的十九大對新時代推進全麵依法治國提出了新任務,明確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hui) 要基本建成。為(wei) 了更好落實這些目標任務,黨(dang) 中央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決(jue) 定成立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成立這個(ge) 委員會(hui) ,就是要健全黨(dang) 領導全麵依法治國的製度和工作機製,強化黨(dang) 中央在科學立法、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麵的領導,更加有力地推動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貫徹落實。

 關(guan) 於(yu) 黨(dang) 的領導和法治關(guan) 係問題,我反複講過。推進黨(dang) 的領導製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強黨(dang) 的領導的應有之義(yi) ,也是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為(wei) 什麽(me) 我國能保持長期穩定,沒有亂(luan) ?根本的一條就是我們(men) 始終堅持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黨(dang) 的領導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這次修改憲法,在憲法序言確定黨(dang) 的領導地位的基礎上,我們(men) 又在總綱中明確規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最本質的特征,強化了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憲法修改後各方麵反響很好。我們(men) 要繼續推進黨(dang) 的領導製度化、法治化,不斷完善黨(dang) 的領導體(ti) 製和工作機製,把黨(dang) 的領導貫徹到全麵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麵。

 依規治黨(dang) 深入黨(dang) 心,依法治國才能深入民心。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製定和修訂了140多部中央黨(dang) 內(nei) 法規,出台了一批標誌性、關(guan) 鍵性、基礎性的法規製度,有規可依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jue) ,下一步的重點是執規必嚴(yan) ,使黨(dang) 內(nei) 法規真正落地。絕大多數落馬官員懺悔時都說自己不懂黨(dang) 紀國法。為(wei) 什麽(me) 黨(dang) 內(nei) 這麽(me) 多高級幹部走上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在於(yu) 理想信念動搖了,但對黨(dang) 紀國法沒有敬畏之心也是一個(ge) 重要原因。

 第二,這是研究解決(jue) 依法治國重大事項、重大問題,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和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建設的需要。全麵依法治國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曆史任務,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hui) 變革。當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方麵都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法治領域改革麵臨(lin) 許多難啃的硬骨頭,迫切需要從(cong) 黨(dang) 中央層麵加強統籌協調。

 貫徹新發展理念,實現經濟從(cong) 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法治為(wei) 引領。在發展和法治關(guan) 係上,一些地方還存在“發展要上、法治要讓”的誤區。去年,黨(dang) 中央處理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一批黨(dang) 政幹部受到處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曆經3次修正,部分規定始終同《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不一致,立法上“放水”,執法上“放棄”,才導致了祁連山生態係統遭到嚴(yan) 重破壞的結果。這樣的教訓必須深刻汲取。

 黨(dang) 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現在,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向民主、法治、公平、正義(yi) 、安全、環境等方麵延展。人民群眾(zhong) 對執法亂(luan) 作為(wei) 、不作為(wei) 以及司法不公的意見比較集中,這要成為(wei) 我們(men) 厲行法治的聚焦點和發力點。比如,一些黑惡勢力長期進行聚眾(zhong) 滋事、壟斷經營、敲詐勒索、開設賭場等違法活動,老百姓敢怒不敢言。黑惡勢力怎麽(me) 就能在我們(men) 眼皮子底下從(cong) 小到大發展起來?我看背後就存在執法者聽之任之不作為(wei) 的情況,一些地方執法部門甚至同黑惡勢力沆瀣一氣,充當保護傘(san) 。執法部門代表的是人民利益,決(jue) 不能成為(wei) 家族勢力、黑惡勢力的保護傘(san) 。近年來,司法機關(guan) 依法糾正了呼格吉勒圖案、聶樹斌案、念斌案等一批冤假錯案,受到廣大群眾(zhong) 好評。造成冤案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司法人員缺乏基本的司法良知和責任擔當的問題,更深層次的則是司法職權配置和權力運行機製不科學,偵(zhen) 查權、檢察權、審判權、執行權相互製約的體(ti) 製機製沒有真正形成。最近發生的長春長生疫苗造假案,背後的原因也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yan) ,把法律法規當兒(er) 戲。這就要求我們(men) 必須促進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讓人民群眾(zhong) 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yi) 就在身邊。

 中國走向世界,以負責任大國參與(yu) 國際事務,必須善於(yu) 運用法治。在對外鬥爭(zheng) 中,我們(men) 要拿起法律武器,占領法治製高點,敢於(yu) 向破壞者、攪局者說不。全球治理體(ti) 係正處於(yu) 調整變革的關(guan) 鍵時期,我們(men) 要積極參與(yu) 國際規則製定,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yu) 者、推動者、引領者。

 第三,這是推動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提供法治保障的需要。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men) ,法治興(xing) 則國興(xing) ,法治強則國強。從(cong) 我國古代看,凡屬盛世都是法製相對健全的時期。春秋戰國時期,法家主張“以法而治”,偏在雍州的秦國踐而行之,商鞅“立木建信”,強調“法必明、令必行”,使秦國迅速躋身強國之列,最終促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漢高祖劉邦同關(guan) 中百姓“約法三章”,為(wei) 其一統天下發揮了重要作用。漢武帝時形成的漢律60篇,兩(liang) 漢沿用近400年。唐太宗以奉法為(wei) 治國之重,一部《貞觀律》成就了“貞觀之治”;在《貞觀律》基礎上修訂而成的《唐律疏議》,為(wei) 大唐盛世奠定了法律基石。從(cong) 世界曆史看,國家強盛往往同法治相伴而生。3000多年前,古巴比倫(lun) 國王漢謨拉比即位後,統一全國法令,製定人類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漢謨拉比法典》,並將法典條文刻於(yu) 石柱,由此推動古巴比倫(lun) 王國進入上古兩(liang) 河流域的全盛時代。德國著名法學家耶林說,羅馬帝國3次征服世界,第一次靠武力,第二次靠宗教,第三次靠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滅亡而消亡,宗教隨民眾(zhong) 思想覺悟的提高、科學的發展而縮小了影響,惟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wei) 持久的征服。

 近代以後,我國仁人誌士也認識到了這個(ge) 問題,自戊戌變法和清末修律起,中國人一直在呼籲法製,但在當時的曆史條件和政治條件下,僅(jin) 僅(jin) 靠法製是不能改變舊中國社會(hui) 性質和中國人民悲慘命運的。我們(men) 黨(dang) 執政60多年來,雖曆經坎坷但對法治矢誌不渝,從(cong) “五四憲法”到前不久新修訂的憲法;從(cong) “社會(hui) 主義(yi) 法製”到“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從(cong)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yan) 、違法必究”到“科學立法、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們(men) 黨(dang) 越來越深刻認識到,治國理政須臾離不開法治。

 總之,無論是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全麵依法治國既是重要內(nei) 容,又是重要保障。我們(men) 把全麵依法治國納入“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就是要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全麵深化改革、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提供長期穩定的法治保障。我多次強調,在“四個(ge) 全麵”中,全麵依法治國具有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在統籌推進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二、堅持以全麵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wei) 指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對全麵依法治國作出一係列重大決(jue) 策、提出一係列重大舉(ju) 措。我們(men) 適應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要求,完善立法體(ti) 製,加強重點領域立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律體(ti) 係日趨完善。我們(men) 堅持依憲治國,與(yu) 時俱進修改憲法,設立國家憲法日,建立憲法宣誓製度,憲法實施和監督全麵加強。我們(men) 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大幅減少行政審批事項,非行政許可審批徹底終結,建立政府權力清單、負麵清單、責任清單,規範行政權力,推動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我們(men) 堅定不移推進法治領域改革,廢止勞教製度,推進司法責任製、員額製和以審判為(wei) 中心的刑事訴訟製度改革,依法糾正一批重大冤假錯案件,司法質量、效率、公信力顯著提高。我們(men) 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wei) 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實行國家機關(guan) “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製,將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ti) 係,全社會(hui) 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我們(men) 推進法治隊伍建設,發展壯大法律服務隊伍,加強法學教育和法治人才培養(yang) 。我們(men) 堅持依法執政,加強黨(dang) 內(nei) 法規製度建設,推進國家監察體(ti) 製改革,依法懲治腐敗犯罪,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成效卓著。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提出一係列全麵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明確了全麵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發展道路、工作布局、重點任務。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10方麵。

 一是堅持加強黨(dang) 對依法治國的領導。黨(dang) 的領導是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全麵依法治國決(jue) 不是要削弱黨(dang) 的領導,而是要加強和改善黨(dang) 的領導,不斷提高黨(dang) 領導依法治國的能力和水平,鞏固黨(dang) 的執政地位。必須堅持實現黨(dang) 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健全黨(dang) 領導全麵依法治國的製度和工作機製,通過法定程序使黨(dang) 的主張成為(wei) 國家意誌、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dang) 的政策有效實施,確保全麵依法治國正確方向。

 二是堅持人民主體(ti) 地位。法治建設要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必須牢牢把握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這一法治價(jia) 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項法律製度、每一個(ge) 執法決(jue) 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yi) 。要把體(ti) 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願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保證人民在黨(dang) 的領導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e) ,管理社會(hui) 事務。

 三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道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走對路。要從(cong) 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走適合自己的法治道路,決(jue) 不能照搬別國模式和做法,決(jue) 不能走西方“憲政”、“三權鼎立”、“司法獨立”的路子。

 四是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法律表現形式。必須抓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這個(ge) 總抓手,努力形成完備的法律規範體(ti) 係、高效的法治實施體(ti) 係、嚴(yan) 密的法治監督體(ti) 係、有力的法治保障體(ti) 係,形成完善的黨(dang) 內(nei) 法規體(ti) 係,不斷開創全麵依法治國新局麵。

 五是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hui) 一體(ti) 建設。全麵依法治國是一個(ge) 係統工程,必須統籌兼顧、把握重點、整體(ti) 謀劃,更加注重係統性、整體(ti) 性、協同性。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是一個(ge) 有機整體(ti) ,關(guan) 鍵在於(yu) 黨(dang) 要堅持依法執政、各級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hui) 三者各有側(ce) 重、相輔相成,法治國家是法治建設的目標,法治政府是建設法治國家的主體(ti) ,法治社會(hui) 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要善於(yu) 運用製度和法律治理國家,提高黨(dang) 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

 六是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黨(dang) 領導人民製定憲法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dang) 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範圍內(nei) 活動。任何公民、社會(hui) 組織和國家機關(guan) 都必須以憲法法律為(wei) 行為(wei) 準則,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yi) 務或職責,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wei) 都必須予以追究。

 七是堅持全麵推進科學立法、嚴(yan) 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解決(jue) 好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領域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法治領域改革。要緊緊抓住全麵依法治國的關(guan) 鍵環節,完善立法體(ti) 製,提高立法質量。要推進嚴(yan) 格執法,理順執法體(ti) 製,完善行政執法程序,全麵落實行政執法責任製。要支持司法機關(guan) 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健全司法權力分工負責、相互配合、相互製約的製度安排。要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培育全社會(hui) 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八是堅持處理好全麵依法治國的辯證關(guan) 係。全麵依法治國必須正確處理政治和法治、改革和法治、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dang) 的關(guan) 係。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必須堅持黨(dang) 的領導,黨(dang) 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改革與(yu) 法治如鳥之兩(liang) 翼、車之兩(liang) 輪”,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實現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要發揮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dang) 的互補性作用,確保黨(dang) 既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又依據黨(dang) 內(nei) 法規管黨(dang) 治黨(dang) 、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

 九是堅持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必須著力建設一支忠於(yu) 黨(dang) 、忠於(yu) 國家、忠於(yu) 人民、忠於(yu) 法律的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工作隊伍。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開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和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理念教育,推進法治專(zhuan) 門隊伍正規化、專(zhuan) 業(ye) 化、職業(ye) 化,提高職業(ye) 素養(yang) 和專(zhuan) 業(ye) 水平。要堅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創新法治人才培養(yang) 機製,努力培養(yang) 造就一大批高素質法治人才及後備力量。

 十是堅持抓住領導幹部這個(ge) “關(guan) 鍵少數”。領導幹部具體(ti) 行使黨(dang) 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監察權、司法權,是全麵依法治國的關(guan) 鍵。領導幹部必須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了解法律、掌握法律,遵紀守法、捍衛法治,厲行法治、依法辦事,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範,以實際行動帶動全社會(hui) 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馬克思主義(yi) 法治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麵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必須長期堅持、不斷豐(feng) 富發展。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8年8月24日在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的講話的一部分。)

一鍵分享到:
0